《綠色交通标準體系(2022年)》解讀

2022-08-22

交通運輸部
點擊量:34
《綠色交通标準體系(2022年)》解讀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綠色交通标準體系(2022年)》(交辦科技〔2022〕36号),現就有關内容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
發展綠色低碳交通是交通運輸行業加強生态文明建設、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2016年,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綠色交通标準體系(2016年)》,系統推進了80項綠色交通标準的制修訂工作,标準供給顯著增強。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對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國家标準化發展綱要》等文件關于綠色發展方面的工作部署,系統規劃新形勢下綠色交通标準制修訂任務,交通運輸部組織相關單位,在深入分析國際國内綠色标準發展趨勢,對照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工作要求以及交通運輸部“十四五”規劃體系中涉及綠色交通建設重點任務的基礎上,經過多方調研論證,研究編制了《綠色交通标準體系(2022年)》。
二、編制原則
堅持目标導向。全面對接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綠色發展的目标任務,優化完善适應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綠色交通标準體系,充分發揮标準的基礎支撐作用。
堅持協調銜接。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強化标準間相互協調、相互補充,推進交通運輸降碳、減污、擴綠和可持續發展,提升交通運輸綠色治理能力水平。
堅持突出重點。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發力,加快推進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标準供給,以點帶面實現突破性進展。
堅持創新引領。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标準的進程,促進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标準的有效供給,保持标準體系建設的适度超前。
三、體系範圍及主要内容
《綠色交通标準體系(2022年)》範圍與2016年版體系一緻,主要包括綜合交通運輸和公路、水路領域與綠色交通發展直接相關的技術标準和工程建設标準。優化交通運輸結構、促進綠色交通出行所涉及的綜合交通運輸和城市客運服務标準,原則上不納入标準體系。
标準體系包括5個部分,即100基礎通用标準,200節能降碳标準,300污染防治标準,400生态環境保護修複标準,500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标準。其中,基礎通用标準包括術語和綠色低碳評價兩個方面;節能降碳标準包括新能源與新能源應用、能耗能效、碳排放控制、節能設計與管理,以及核算與監視等五個方面;污染防治标準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噪聲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置和船舶污染物綜合排放等五個方面;生态環境保護修複标準包括環境保護技術、生态環境修複、防止外來生物入侵和環境保護修複統計與評價等四個方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标準包括污水再生利用和廢舊物循環利用兩個方面。
标準體系共收錄242項綠色交通國家标準和行業标準,包括基礎通用标準11項,節能降碳标準101項,污染防治标準78項,生态環境保護修複标準35項,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标準17項。其中,待制定标準47項,待修訂标準44項,包括了行業碳排放核算核查、近零碳交通示範區建設、城市綠色貨運配送評估、氫燃料電池公共汽車配置、城市軌道交通綠色運營、水下打撈作業防污染技術等重點标準需求。此外,标準體系還列出了與交通運輸行業節能降碳、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國家标準、生态環境行業标準43項,以促進綠色标準的協同實施。
綠色交通标準體系的修訂實施将進一步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節能降碳、污染防治、生态環境保護修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标準補短闆、強弱項、促提升,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促進交通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附件列表